所属科目:
动物界 »
脊索动物门 »
鸟纲 »
今鸟亚纲 »
雀形目 »
阔嘴鸟科 »
名字:长尾阔嘴鸟
学名:Pcariromur dalhousiae
人气:0
喜欢:0
评论:0
杨岚:1985:形态描述
鉴别特征 嘴形宽阔而平扁。头黑,顶部中央有一宝石亮蓝色斑块;后枕两侧各具一块鲜黄斑。前额基线至眼先,喉部及颈侧均为亮黄色。翼镜及尾羽表面亮钻蓝色。上体亮草绿色;下体淡绿色,多少渲染淡蓝色。
形态 (P. d. dalhousiae,采自云南南部)
雄性成鸟:头部及耳羽亮黑色,头顶中央具一亮蓝色块斑,稍沾紫色或淡黄白色,闪耀宝石光泽;后枕两侧各具一亮黄色块斑,羽端缀亮黄绿色;前额基线至眼先,颊部延至后颈两侧和颏、喉部均呈鲜亮黄色、颈部羽端缀以丝光白色,后颈部中央沾亮蓝色。上体全为亮草绿色;两翅初级飞羽外翈基部亮钻蓝色,形成显著的翼镜,余部暗蓝色和绿色,内翈黑色,近基部具白色翼斑;次级飞羽和覆羽表面与背同色。尾羽表面亮蓝色,近基部外缘以亮绿色,羽轴及尾羽下面黑色。下体淡绿色,多少渲染淡蓝色。
雌性成鸟:羽色与雄鸟相似。
幼鸟:(1♂,3♀♀:勐腊,1959年7月9日;富宁博爱,1961年7月18—22日)前额基部至头顶及后颈部均为翠绿色,头顶部无亮蓝色块斑,后枕两侧各具一亮绿黄色块斑;眼先额基部亮蓝绿色,近眼圈处转为亮黄色;耳羽黑色,多少沾染黄绿色;颊及颏、喉部淡绿色,多少渲染亮黄色;颈侧具亮黄白色领斑,渲染淡绿色;尾羽外缘多染绿色;余部体羽与成鸟相似,较为浅淡。
虹膜褐色或红褐色;嘴黄绿色;跗蹠和脚趾橄榄绿色。
量衡度:(注:见图1)
杨岚:1985:生物学描述
生态 长尾阔嘴鸟是热带林栖鸟类。常见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栖息,十多只、甚至二三十只结群活动觅食;多静栖于林下荫湿处的灌木或小树上,不善啭鸣和跳跃。
食性以昆虫和其它节肢动物为主,也吃小型脊椎动物和果实。剖验1月(2只),2月(2只),3月(2只)、4月(5只),5月(3只)采自云南西部的鸟胃14号,所见食物种类及频次如后:蜘蛛(2次),膜翅目黑蚂蚁(1次),鳞翅目幼虫(2次),半翅目赭纹蝽(Ochrochira sp.)(3次),鞘翅目甲虫及铜绿金龟子(3次),蛙类(1次)、种子(1次)、榕果(1次)、核果(1次)。郑作新等(1960, 1962)报道:剖验2—5月采自云南南部西双版纳的11只鸟胃,胃内食物大多是昆虫,有甲虫、蝽象、蜂类等,只有一胃兼有植物;剖验4—5月采自勐喇的4只鸟胃,除1只胃内有植物外,均是昆虫,见有蝽象、甲虫和其它昆虫碎片。
繁殖习性,在云南西部的临沧地区,5月采集的雌鸟,卵巢开始发育,最大的卵泡达10×10毫米。
1959年6月20日,在云南勐腊地区,海拔650米处的沟谷热带雨林中、溪流边的灌丛和矮树上,连续发现有14个鸟巢。鸟巢都是由山茅草、草根和藤蔓编织而成。巢形成梨状,系于枝条上,单个垂吊在水面,离水1.2米—1.8米;每个巢之间约相距6—12米。巢长32厘米,底宽13厘米,口径6厘米。巢中有卵4枚的有12巢;5枚的两巢。卵壳白色,无斑点。
1964年8月14日,在滇西地区的临沧马台,海拔1100米处,采集到刚出巢的幼鸟;1977年7月20日,在广西西南部崇左,采到一只刚出飞的幼鸟,鸟羽被鞘,鸟嘴和脚都很幼弱。但是,在1959年7月9日采于勐腊的1只雄性幼鸟和1961年7月18—22日采于富宁博爱的3只雌性幼鸟,鸟羽不被鞘、羽毛已较丰满;鸟嘴和脚均较广西崇左及临沧马台所采的幼鸟强壮。
杨岚:1985:分类讨论
亚种分化 全世界共有5亚种,在中国仅分布有指名亚种。